特稿 | 陈华发:泉州端午习俗的美好向往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每一种节日习俗,均是建立在生活土壤之上的,蕴含着民众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期望。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泉州的端午习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时代因素、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形成了开放、奔放的特点,彰显着作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文化自信,饱含着“光明之城”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
一、 对高尚品行的美好向往
俗语道:“五月五,龙船鼓满街路。”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莫过于龙舟竞渡(俗称“耙龙船”)。宋元时期,泉州是世界造船技术最先进的地区之一,凌波飞渡的龙舟也就一代代传承下来。
龙舟前端雕饰成龙头形状,船尾雕饰成龙尾形状,并于船舷处彩绘龙纹,酷似蛟龙出水。龙舟装饰的图案有红、白、蓝、黄、青五色,唯黑色不用。竞渡通常在海水进潮时的下午一二时开始,舟首一人擂鼓或击锣,舟尾一人掌舵,一二十名划手分坐两侧,奋力划桨。比赛甚至进行两三日,观者云集。船上鼓锣不绝,岸上喝彩不断,煞是壮观。
对于端午赛龙舟的起源,普遍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愤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行至洞庭湖,终不见遗体。那时恰逢雨天,人们争相划进茫茫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每年这一天荡舟江河之上,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唐代文秀《端午》有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安溪湖头有“粽子仗”祭江的习俗,就是在龙舟上,由锣鼓手、鼓吹手、旗手、篙手等人组成祭江队,将整串的粽子往河里扔,岸边的人们则把粽子一个个往船上扔。据当地传说,以粽喂鱼,是防止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
也有一说是迎涛神,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水上龙舟活动。无论如何,这两位爱国人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德,由此衍生的习俗体现了民众对爱国情怀的认同。
泉港沙格龙舟赛与其它地方有所不同的是,自清朝起增加了纪念明末良吏王忠孝的新涵义。王忠孝后来协助郑成功收复台湾,青史留名。1666年四月廿八日,他客死台湾。乡亲们利用端午节“耙龙船”之机,为王忠孝举行招魂回乡仪式。这项活动传承至今,成了一项缅怀富有爱国情怀的清官遗臣的特色民俗。
端午节这天,石狮蚶江与台湾鹿港举行对渡暨“海上泼水节”,应是龙舟竞渡的变异形式。其始于明代,盛行于清。古时蚶江与台湾鹿港频繁通航,两岸同胞为了传递音讯,于端午节期间由“竞渡”衍变为“对渡”,以泼水表达亲昵之情。在两岸分隔的今天,逐渐演变成了这项彰显“两岸一家亲”、渴盼和平统一的闽台对渡文化节。
端午节习俗的文化寓意与民众愿望密切相关,其习俗的形成与强化,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民众对高尚品行的追求与敬仰。因为内心向往,民众便有了文化自觉,对民俗事项的传承更具有自发性与生命力。
二、对生命健康的美好向往
端午习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稳定的价值观念。其中一项便是先民认识到阴阳以及季节对身体的关系密切,体现了民众对生命健康的追求。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是恶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便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泉州五月天气多雨,地气潮湿,热冷交差,蚊虫繁多,恶病瘟疫时常泛滥成灾。旧时医疗、文化水平低下,人们未能正确认识看待,认为“五”与“误”谐音是恶兆,就采取各种形式期望避免灾祸,逢凶化吉。
乾隆版《泉州府志》记载:“端阳……悬蒲艾及桃枝于门,贴符及门帖。” 人们在大门、房门的门楣悬插五种植物,即榕枝、艾叶、菖蒲、柳枝和大蒜头,俗称“五瑞”。民间俗语“插榕插艾,脚手强健”,意为插榕插艾有益于身体康健。菖蒲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水剑”,《情嘉录》卷五说“截蒲为剑,割草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由上述而知,人们在家门顶悬挂“五瑞”是为了驱毒避邪。
2烟熏
端午节这天,古早农村家家户户生起火炉子,关闭门窗,把苍术、蝉蜕或艾叶放在炭火上焚烧,烟熏满室,以其强烈气味薰杀房内细菌蚊虫。
在端午来临前,特用绸缎为小孩缝制鸟兽瓜果形状的“香袋仔”,内装香料及雄黄,让小孩挂于胸前,以驱除瘴气。
4炒午时盐
古早在端午节午时,主妇常取茶叶和盐少许,入锅热炒,炒至盐色发黑为止,然后趁热包好收藏,作为家庭药茶。每逢盛暑肠胃发生毛病,取午时盐茶冲泡饮服,颇能见效。
多地农村用牡荆、石榴叶、菖蒲、艾草、龙舟草等加水合成“午时水”煮鸡蛋吃,全家老少,人手一个。“午时水”亦可浴身,这样既可洁身,在盛夏日不生痱子,又可祛邪。此俗承古已久,2000多年前的《大戴礼》便有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6雄黄驱邪
《本草纲目》记,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温、杀虫、祛疾功效。有的人家用黄纸染浸雄黄水,贴在门扇上;有的人家用些许雄黄浸入酒瓶里,少量饮服;有的人家在雄黄酒中加入少许朱砂,用毛笔在孩子脸上划“王”字,或点抹于手心、脚心。因雄黄有杀菌功效,酒有挥发性,不论饮用、涂抹或染贴,都有一定杀菌效果。至于孩子额上划“王”字,与送虎仔帽含意同,即盼望小孩生龙活虎。
端午节习俗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广,根本原因在于其习俗包含的文化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文化张力。作为“下南洋”的主力军,泉州的先辈们迁移到马来西亚等南洋各地,也带去了“五月为恶月,端午为恶日”的观念,衍生了各类祛病驱邪、护佑健康的习俗。
由于传统视端午为“恶日”,石狮蚶江等地这天还举行送王船这项在闽台与东南亚华人圈富有影响的消厄驱灾习俗。早年惠安县崇武端午节也有海上赛龙舟,于台风季节来之前进行海上祝神驱魔。后来因某一年失事,就改在陆上游龙舟,游行时齐唱《阿螺歌》,请求神灵消灾弥祸。此日泉州境内繁多习俗,生动体现了民众在生产、生活中保护生命健康的愿望与智慧。
三、对人间烟火的美好向往
起源古老的端午节,与中国人对人间烟火的热爱与眷念有着密切关系。其间的饮食习俗,更是人们在生命观念、宇宙观念、自然观念基础上的仪式性、娱乐性与生活性的表达。作有一个富有烟火气的城市。泉州的端午饮食便是在这种表达需求不断调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鲜明的地域传统。
“未食五月节粽,破裘不甘放”。乾隆版《泉州府志》记载:“端阳……作粽相馈遗。家家户户备有肉粽,敬祖先、拜神明。据《续齐谐》载:(五月)五日以竹筒贮米、设水祭屈原。当地主要有烧肉粽和碱水粽两种。制作烧肉粽颇费心思,其主料有糯米、五花肉、香菇、干栗子、咸蛋黄、虾米等,再配以红葱头、酱油、胡椒粉、五香粉、精盐等调料。经过精心调配后水煮的烧肉粽清香糯烂,风味特佳,冷吃热吃均可(热吃相对容易消化)。碱水粽制作较为简易,乃以糯米加部分日常食用米,淘洗后浸在碱水中,再以粽叶和棉线扎成菱形块状,放入锅中煮熟,置凉后可存放多日,剥去粽叶蘸砂糖水食用,清凉爽口。
2煎堆
乾隆版《泉州府志》记载:“端阳……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谓之堆。”唐《开元遗事》云:“宫中端午造粉团、角黍贮盘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粉团”应为“堆”,可知泉州煎堆风俗起于唐之前。“堆”有甜堆(配料用红糖)和咸堆(配料用绿豆芽、韭菜和小白虾或海蚵煎)两种。俗语道:“雨仔微微,舀油来煎堆。”农历五月梅雨季节,民间传说女娲补天遗漏了一条缝,应设法予以弥补。这天泉州家家户户煎堆,目的是为了堵住天缝。而端午节这天往往晴天,百姓益信煎“堆”确有补天之效。
端午时节,麦糕粿是泉州人常做的好料。人们选用柿子叶,将麦粉、糯米粉、糖加水搅拌制作而成。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古人以“时节做时粿”达到“时令防时病”。一些地区也有蒸白糕祭祀祖先的习俗。白糕是以米碾成粉,伴以白糖,再用粿模印成鱼、桃等各种形状,放在蒸笼里蒸熟。
人们立足实际生活,于端午节这天制作种种美食,大多既敬神又娱人。无论哪一种形式的端午习俗,均是泉州这座烟火古城在传统文化调适过程中的必须和必然,由此形成了饮食习俗的丰富性,生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人间的眷念与热爱。
四、对自然生态的美好向往
端午节是中国人叩问自然真谛的重要内容,或者说是中国人对于自然认识的智慧体现。端午的起源,还有两个与自然生态密切相关的说法,一是龙的节日,一是夏至之说。
龙是先民想象中的大自然神兽,“龙的节日”的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吴越百姓早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龙舟与古代吴越龙的图腾的关系尤深。古代五月初五有“五彩丝系臂”风俗,应是“以像龙子”的纹身遗风。
除了龙舟竞渡之外,泉州迎龙王头的“采莲”习俗,是“龙的节日”说法的一种鲜明注脚。五月初一到初五这几天,沿海的鲤城、丰泽、晋江、石狮、南安、惠安一带,都有“采莲”民俗。“采莲”又称“嗦啰连”,据考证,“嗦啰连”乃是古闽越族对龙的称呼。早时郡城每一个铺境都有“嗦啰连”队伍,少则五人,多则十多人。采莲队伍中有锣鼓阵、花童或男扮女装的提花婆,由一位扮相邋遢不堪、手举长杆幡旗的“醉汉”充当前导,最后由四人抬着一具木雕龙头压阵,唱着“龙王出世除灾难啊,嗦啰连哪,啰连哩啰连啦……”一路吹吹打打,挨家挨户入室舞旗拂扫。龙头被恭敬地迎至家中,呈奉在供桌上,点烛上香,唱采莲歌,跳采莲舞,并将采莲旗交给主妇。居民争先恐后祈请采莲队入宅,争采“头莲”“二莲”“三莲”。
有些人认为,“端午”本无节,是由“夏至”衍化而来。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中国传统节日趣谈》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要吃粽子,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是为了打捞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也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
泉州水上竞技的“水中捉鸭”的习俗,一样与主流的屈原、恶日等端午节来源无关,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这项竞技运动在石狮、晋江一带颇为流行。其起源相传是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师的遗俗,至今已有400多年。“水上捉鸭”练的是胆量,一根长三四米的大杉木涂满油脂,在末端挂上一个内放活鸭的小竹笼。捉鸭的人要赤脚走过圆滑的油杉木探笼取鸭,往往还没走到末端,即落入江中。每当有人挑战成功,便耍尽“招数”在水中庆祝,岸上围观者喝彩声声。最后如果都没人捉到鸭子,主事者会打开笼子,让众参赛者扑入水中抓鸭。鸭子在水中奔逃凫游,人在水中拼命扑捉,围追堵截,斗智斗勇,其乐无穷!
关于端午节来源的传说有诸多版本,由于不同地域的历史变迁及文化沿袭的差异,东西南北的习俗也各有千秋。在泉州,端午节与龙的图腾对接,与拼搏精神共鸣,“打开方式”更接地气,其文化内涵也在与自然生态的密切联系中更加鲜活。
五、对人伦道义的美好向往
俗语说:“手里抱孩儿,忆着父母时。”泉州一带,做了母亲的女人在每年端午节、中秋节、年兜都要备面线或米粉、猪脚或鲜鱼、鸡蛋等物回娘家赠送父母,名曰“送节”,表示不忘养育之恩。现代人往往简化礼俗,直接包“红包”上门。端午节孩儿胸前的用五色线织成的鸡蛋袋,往往是母亲送节时外婆回送的礼物,袋中装有鸡蛋、桃仔、五色线,寓意祛灾镇煞。
端午节家家户户插菖蒲、艾叶之俗,在泉州还有一段饱含情义的传说。据传晋代永嘉八年,八王作乱,生灵涂炭。吴郡(今苏州)失守,衙役四散, 太守邓攸挑着幼子及兄嫂遗子,徒步南逃,至泗水之滨,眼看石勒乱兵就到追到。他一人难携两幼,毅然将儿子弃于路旁,带着侄子南逃。过了泗水,还是被乱兵追及。石勒举刀欲杀邓攸,邓攸诉说逃难过程,祈求保全侄儿,以存亡兄一脉。石勒为邓攸弃儿保侄的行为感动,决定放过他们,又恐他们路上遭逢不侧,随手采下路旁的菖蒲和艾枝插其身上,下令:“若遇身插菖蒲艾枝者,不准滥杀!”
五月五日,邓攸逃至福建宁化石壁洞,此处乃中原南来者之转运站。眼看追兵将至,百姓即将成为刀下冤魂。他忙叫众人插上菖蒲艾枝。追兵到此,碍于军令不敢滥杀。这些百姓奔徙至泉州,为感念邓攸救命之恩,每于端午插上菖蒲艾枝以作纪念。这个故事在泉州一带另有版本,乃发生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但“弃子保侄”“义救百姓”的情节基本相同。
惠安、泉港端午这天盛行插榕插艾,这里面流传着另一个“行动暗号”的故事。早时,沿海一带经常遭受海盗登岸抢掠洗劫,有一个海盗小头目为报答对其有救命之恩的卖水缸商贩,暗中告诫他在五月初五全家人不得外出,还给他一个暗号:这天须在门窗上插榕枝和艾叶。小商贩不明就里,按他说的照做。是日,海盗登岸洗劫,全村除卖水缸者一家外,全部遭劫。后来,人们发现他的门窗上插有榕枝艾叶,认为此物可起庇护作用,于是每年五月初五,大家仿效插榕插艾以保平安。
作为非遗的端午节,值得中国人骄傲。更令人会心微笑的是,这个节日传承着人民群众的人伦与道义思想,凝结着老百姓的朴素观念和精神情怀。承载文化需求是传统节日的基本要素,在泉州流传的这些承载人伦道义的民俗事项,让端午佳节越走越强健,越走越久远。
结语
泉州端午习俗的传承是古老和现代的统一,时代与地域的交融,饱含海丝古城人们对文化的选择、对生活的创造。在重新唤醒中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新时代,这些富有泉州烙印的端午习俗,彰显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深深向往。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 | 温梦婷
本期审读| 温梦婷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标注出处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精彩回顾
特稿 | 詹伯慧:《方言岛——深圳大鹏话研究》序言
特稿 | 朱晓农 焦磊 张偲偲:声调四维度
特稿|侍建国:官话语音的地域层次及其历史因(上)
特稿|侍建国:官话语音的地域层次及其历史因素(下)
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